中國綠色時報3月12日報道(新華社記者 劉羊旸) 今年3月12日是我國第37個植樹節。在這個關愛森林、增加綠色、保護生態的節日即將到來之際,圍繞生態建設,新華社記者采訪了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。
生態文明建設,事關民族長遠發展和民生福祉。趙樹叢認為,保護生態環境、建設生態文明,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。林業肩負著保護管理森林、濕地、荒漠等自然生態系統和保護野生動植物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職責,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。
“保護生態、改善生態責任重于泰山。”趙樹叢說,我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、生態脆弱的國家,實現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,生態問題是一大短板。森林資源需要增加,沙化土地需要治理,濕地生態和野生動植物需要保護,造林綠化和生態保護任重而道遠。
“如今,綠色和生態成為了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、新需求,人民群眾期盼山更綠、水更清、環境更宜居,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影響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。”他說,“必須把改善生態作為林業的核心任務和立足之本,努力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,開辟更為廣闊的生態空間。”
趙樹叢說,林業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、經濟功能、社會功能,關系生態安全、淡水安全、物種安全、氣候安全,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、生活質量、生存發展。必須把改善民生作為林業的根本宗旨和出發點落腳點,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,提供豐富優質的生態產品。
據趙樹叢介紹,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、論述、批示超過60次。為此,國家林業局相繼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學習貫徹活動,研究部署林業系統貫徹落實的具體方案和措施。
今后,林業部門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將有哪些舉措和行動?趙樹叢表示,將重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:
在生態保護上抓落實。重點抓好天然林保護,把全國所有天然林都嚴格保護起來,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,提升天然林的生態功能。繼續實施好退耕還林、濕地保護、防沙治沙、三北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工程,努力修復和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。堅決守住林地和森林、濕地、沙區植被和物種4條生態紅線,絕不能越雷池一步,切實維護好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生態需求的底線。
在改革推進上抓落實。重點抓好國有林場改革和國有林區改革,建立有利于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、有利于改善生態和改善民生、有利于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的國有林場林區新體制,建設資源增長、生態良好、林業增效、職工增收、穩定和諧的新林區,實現生態美、百姓富的改革目標。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,讓億萬農民實實在在地分享改革的紅利。全面做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完善生態文明各項制度。
在作風轉變上抓落實。要以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的精神,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規定,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全面加強作風建設,樹立林業部門良好形象。切實轉變職能、簡政放權,主動服務大局、服務基層,密切聯系群眾、關心幫助群眾,努力建設法治林業、廉潔林業。